近日,我室姜鹏研究员和包信和院士团队发表了题为“Progress of Photodetectors Based on the Photothermoelectric Effect”的综述文章。
长波红外(8-14μm)和太赫兹(30μm-3mm)探测器由于其在多领域有重要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光热电探测器是基于光热转换和热电转换两个物理过程,可实现长波红外和太赫兹室温探测的无源器件,在长波红外和太赫兹探测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综述文章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基于低维材料、体相多孔材料和有机材料的光热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从增强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角度,总结了提高光热电探测器响应能力的若干策略,包括引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声子共振、光学天线等。此外,文章拓展介绍了光热电效应在近场光学、自旋电子学和谷电子学等领域中的应用。最后,文章还展望了光热电探测器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姜鹏和包信和团队长期致力于开发新型热电材料,并拓宽热电材料的应用范围。该团队利用高熵化策略提高GeSe晶体结构对称性,大幅度提高了该材料的热电性能(Angew. Chem. Int. Ed.,2017);结合多种微纳尺度表征手段,探究纳米热电材料的载流子分布(Adv. Electron. Mater.,2017)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Nano Lett.,2018);结合钛酸锶在长波红外波段强的声子吸收和优异的塞贝克系数,开发了基于钛酸锶光热电效应的高性能长波红外探测器(Nat. Commun.,2019)。
上述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我所创新基金等项目的资助,并于近日发表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同时,这也是献礼我所七十周年所庆文章之一。(文/图 陆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