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术 报 告
基于电子自旋共振的生物电子传递及生命现象中化学催化机制的自由基分析
田长麟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时间:2019年05月16日(四),15:00-16:00
地点:能源基础楼201会议室
报告摘要:
生命活动包含大量基于未配对电子的动态化学反应(如:酶促催化中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细胞能量代谢或氧化还原过程中的自由基活动或金属价态变化等)。电子自旋共振(ESR)是研究生物体系未成对电子动态特性的重要手段,是开展“电子生物学”研究的关键技术。近年来,我们围绕线粒体能量代谢中的电子传递,发展和应用低温ESR方法围绕NADH还原酶的电子传递机制研究,提出了基于Hersenberg J耦合的电子传递机制,围绕结核杆菌中呼吸链复合物, 揭示了其电子传递通路特性。同时,我们正在搭建基于稳态强磁场、极低温、时间分辨的生物ESR分析平台,围绕细胞代谢过程中的催化反应机制,金属价态变化,电子传递等开展电子层次的生命科学分析方法。
报告人简介:
田长麟,199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生化工程系,1997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6年,在美国Vanderbilt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2007年-至今任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中科院特别计划),杰青,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项目负责人。其中于2009年至2014年,任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副主任,2014年至今分别担任中科院合肥大科学中心综合管理部长和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是发展和应用高场电子自旋共振设备和方法开展生物电子传递、化学催化自由基行为的研究;发展核磁共振、荧光、膜片钳等生物物理方法开展原位条件下膜蛋白动态特性分析;多肽合成、优化及其对离子通道、受体蛋白的功能调节;表观遗传修饰的组蛋白化学合成及核小体复合物的动态结构与机制研究,以通讯或合作作者身份在Science,Nature,Phy Chem Chem Phy.,Angew Chemie,J Am Chem Soc,Chemical 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
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参加!